這再引起許多反核(電)人士的高調反應,要求世界各地停用核電,許多把洩漏事件描繪得極為恐怖。例如在一篇名為「福島污水外洩專家:核災正要開始」的台灣醒報文章中,「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稱「情況慘重,紙包不住火,才一次爆發出來。不斷滲漏的汙水流入海裡,早已汙染了全球的海洋。」、「燃燒的爐心就像快爆炸的核子彈,沒有人有辦法處理」。[2]這種對核災「世界末日」式的論調在網絡屢見不鮮。
「全球海洋輻射污染地圖」
網頁再起用近期網絡瘋傳的一幅「全球海洋輻射污染地圖」,圖中色彩看來從日本福島附近擴散開去整個太平洋,半邊地球五顏六色的,好不恐怖。此圖在facebook都不斷地在流傳中。
傳播者說這圖是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提供,表示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洩漏後太平洋各區的輻射水平,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水平。類似的地圖也有在網絡傳播,但地圖來源,顏色代表甚麼多數沒有交待,很難判斷報告的真偽。對於生活繁忙的網民,這些圖的意義主要是視覺效果和危機意識,多於地圖真正代表的數值上的意思。這些圖許多情況下幾乎可說是反核派的一面「生招牌」。
但是,其實許多人都誤解了NOAA那幅圖的意思,它也和輻射沒大關係。換言之,所有有關「NOAA全球海洋輻射污染地圖」的報導和論述,全部都是謠言,是子虛烏有的。
先看地圖右面的圖例,說明了不同顏色所代表的數值。然後我們發現單位是「cm」:你沒想錯,就是厘米的那個cm,是長度單位。科學家不會用cm來代表輻射量(常用的單位包括Bq, Gy和Sv),即是說這幅圖不是說輻射量,是另有所指的。那麼這圖是關於甚麼呢?
經Google搜尋,在NOAA網站中可以找到這幅圖[3],網頁的題目中文是「NOAA海嘯研究中心 - 海嘯事件 - 2011年3月11本州(太平洋東北)」。圖片的名稱是”high resolution maximum amplitude plot”,即是「高分辨率最大振幅圖」,故名思義是海嘯的最大振幅圖,cm是量度該區海嘯最高和最低點的距離(振幅)(下圖)。這圖發佈了2011年導致福島核電站損毀,由地震引起的日本東海嘯的能量分佈。從圖中日本東的海面(左上)是黑色的,到了美國西岸(右上)漸變成橙黃色;這表示海嘯振幅由日本東最高的大於240cm,到了美國西岸只剩少於20 cm。
圖:海嘯振幅示意
謠言背後的非理性反核
這個謠言是如何誕生的呢?有可能是惡作劇,但我認為主要是反核一方的失誤和大意。反核派大多都是環保人士,雖然有時激進,但畢竟都是為人類未來設想,而且他們大都對自己的立場滿有自信,沒有理由用假資料。
地圖這例子表示,許多反核人士在尋找支持他們立場的理據時,會傾向使用煽動恐懼的材料,也沒有小心選擇、分析資料。然而,這地圖只是反核派在福島核災後兩年內眾多失誤之一;相反來說,支持核能(「擁核」)的人大多沒有這問題。台灣醒報的篇章中,「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所用的正是這種技巧:福島流出的輻射物,雖然經過兩年擴散到世界各地的海洋,但因同一原因,濃度已經很低了;核彈的鈾濃度是90%以上,比發核電用的3-5%高太多了[4],說「燃燒的爐心就像快爆炸的核子彈」實在太誇張。
雖然這並不代表反核一方無理,更不代表擁核一方有理,但如此下去反核派的信譽將受損,在反核-擁核的辯論中上演一場「狼來了」。我們不時看見反核人士在世界各地的街上示威,他們的行為高調,彷彿認為自己掌握真理,而且越來越激進,言論充滿陰謀論的意味,他們的運動基於熱情大於理性的,開始有點宗教的意味。如此一來,就不難理解為何他們傾向用煽動恐懼的材料了,因他們本身可能也是如此投身反核行列的。利用恫嚇的手段,可以快速吸納大量支持者,但支持者多缺乏自我批判,沒能力或不太在乎理據的正確性;而且這種手段以人性為工具,本人認為十分卑劣。
恐懼不是答案
我們要知道,我們面對的不只是核安全問題,還有能源和環境問題,是關於人類未來的複雜問題,非得好好思考路如何走不可,這需要知識和科學,不是單靠民粹主義,盲目推動一方意見就可以解決。
恐懼使人失去理性,我們必須時刻保持獨立思考,也要小心分析我們收到的資訊。
延伸閱讀:核能爭論的批判觀察 | PanSci 泛科學[5]
2013年8月25日
參考
[1] 福島核洩漏
升至「嚴重事件」 香港經濟日報
[2] 福島污水外洩專家:核災正要開始
台灣醒報
[3] NOAA Center for Tsunami Research -
Tsunami Event - March 11, 2011 Honshu (northeastern Taiheiyou)
[4] Nuclear Chain Reaction | Bomb Grade
Uranium | Natural Uranium
[5] 核能爭論的批判觀察 | PanSci 泛科學
high resolution不是高分辨率,是高解析度。供您參考..
回覆刪除Image resolution,大陸譯為「分辨率」,港台譯為「解像度」「解析度」,又稱「解像力」
刪除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86%E8%BE%A8%E7%8E%87
謝
刪除大陸的科學家翻譯出大陸的用詞標準,這跟大陸的政府做什麼事一點關係都沒有。難道台灣人用了大陸的用詞,就變成侵犯人權的幫兇了?我看美國也沒人在罵T-Mobile是英國殖民、要改成T-Cellphone啊!
刪除遮是台灣,莫講大陸話。汝用TW、GMO、EG遮ê拉丁字,閣用sar england作汝ê帳號,才是英國文化殖民。
刪除海容百川,寛容些。
刪除一個翻譯可以引起無限政治臆測還真有趣。我也一向用"解析度",但因意思沒錯不會改。這是網絡,不是台灣或香港。
刪除雖然晚了好幾年 不過號稱自由民主言論自由的台灣網站不准別人使用簡體字也滿有趣的....
刪除感謝~~那時看到日期是 2011感覺就有點怪。附上較新的報導以供目前狀況了解 http://www.bbc.co.uk/news/science-environment-23779561
回覆刪除我們都不是專家 卻還知道CM和輻射一點鬼關係都沒有, 這是反核人士用來愚民煽動的利器!!
回覆刪除是 [傻硬個爛], 還是 [傻屄] 啊? 到處充滿情緒性的, 政治立場鮮明, 挑釁的言詞... 弄髒了這個討論.
刪除如果看過 promise land 這部電影 就應該很能理解我想說的 一個錯誤資訊 不表示任何的立場 錯誤資訊就只是個錯誤資訊 跟理性反核與非理性反核有關係嗎?!如果今天我是一個擁核人士 故意放出這樣的資訊 然後馬上大聲撻伐說 你看你們這些擁核人士真是理盲 可以說一顆老鼠屎壞一鍋粥 也可以說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更可以說 這只是個錯誤資訊 請大家不要再轉載了
回覆刪除所以我覺得標題最好斟酌點會更好
真圖的可能之一: http://www.straight.com/news/fukushima-radiation-moving-seawater-across-pacific-ocean-according-consulting-company
回覆刪除沒有標明出處的圖
刪除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可以說明一下嗎?
網頁有寫出處。發問或質疑之前稍微看仔細一些,可以避免不少誤會。
刪除比較有力的批判應該是:顧問公司會不會不夠專業,或是因為商業理由而有立場偏誤。
倒是可以心胸寬廣些,不去貶低來源的發言地位來烘托自己立場。
刪除就以圖中的內容來看是不是有不夠科學的可能?
有個真實事件是2008年獅子座流星雨來的前晚,新聞引用來源播放了上千流星劃過的畫面,使得民眾以為隔天可以輕眼目睹歷史性的一刻。的確是美觀萬分,但是藉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相關的尖端技術模擬卻讓絕多數相信新聞的外行民眾期望落空。
看完這個事件,會不會發覺到歷史總是在重演呢?
目前福島輻射物質的散布,目前可以找到的是根據洋流與大氣模型做出的預測:
回覆刪除http://www.stanford.edu/group/efmh/jacobson/fukushima.html,
http://www.asrltd.com/japan/plume.php
另外德國氣象局曾經有做過預測,但是目前能找到的只有這個:
http://www.dwd.de/bvbw/appmanager/bvbw/dwdwwwDesktop?_nfpb=true&_pageLabel=dwdwww_result_page&gsbSearchDocId=976882
果殼網跟科學松鼠會是同一個團體...至少他們對於科普推廣教育與破除內地各種科學迷思做了不少事情...
回覆刪除我的輻射量高達30 cm!(挺)
回覆刪除Ground, air and ocean dispersion of radionuclides from the Fukushima-Daichii nuclear power plant.
回覆刪除Teaching and Research Center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France.
http://cerea.enpc.fr/en/fukushima.html
This is the simulated distribution.
刪除By this model, by the time the radiation spreads to other places, the concentration is already very low (<0.01 Bq/m^3), 1/500 of the normal radon background.
刪除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91/en/
又有誤用圖片的網頁
回覆刪除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0744&tid=2708447
http://www.huf.org.tw/essay/content/2059
回覆刪除連自稱核工專家賀立維都將這篇圖當成輻射外洩的圖。在這裡記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