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自然是甚麼?

科學是對自然(nature)的研究。但是,自然是甚麼?這是我在上中一科學課上和學生討論的頭一個話題。

在常識中,大眾媒體中,人們經常把世上的事物分成「人造」(manmade)和「天然」(natural)兩種:食物中有充滿化學劑的「人造食物」和沒有化學劑的「天然食品」;地區有人造的「城市」和天然的「郊野」;景觀有「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彷彿世上就真的有一些事物不是屬於自然的一樣,那些事物,正是和人類活動有關的。人類好像有一個印章,可以把「自然的」變成「非自然的」。

然而,科學家在「人造」的實驗室工作,為的卻是研究自然的運作;在非自然的地方研究自然,這不是有點奇怪嗎?

人造物和自然物的區別

在城市中生活的我們,吃的住的坐的都有人工成份。由簡單一支包含人體工學的筆,到複雜的汽車、飛機、電腦,都經過人類的設計和計算。許多物料,如塑膠、玻璃、金屬,都沒法在大自然中找到。人們說,這些事物是人造的,和大自然中的山水花草樹木不同。

但對化學有認識的人,只要仔細思考一下都會知道,這些所謂「人造物料」,都是來由大自然的。塑膠製自石油,石油是海洋生命殘留物在地下的高温和壓力下,經過幾千萬年形成的;玻璃和地上的沙石的成份基本上一樣,是氧化硅;金屬是從礦石提煉出來的。甚至是碳纖維 -- 一種完全「人造」的物料,其碳原子都是來自自然。人類從來都沒有無中生有的能力,都是依賴大自然的給予。

智能是人類獨有的嗎?

但有些人可能會反駁:「沒錯,材料是來自自然的,但是它們要經過人的智慧思考整合,才可成為精巧的人造物。這和自然而成的天然物大大不同。」

這看似無懈可撃的辯解,其前提是:人類的智能不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 所以人類智能的衍生物也必定不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然而,智能是人類獨有的特徵嗎?我們研究其他動物,發現:黑猩猩具有運算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紅毛猩猩懂得用長杆作槍捕魚,海裡的海豚也有高度智能,一種和我們十分不同的動物 -- 章魚,有思考問題和扭開瓶子的能力。各種生命為了生存在演化中也產生了智能,這全是大自然自然汰擇的結果。

智能,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份,所以其衍生物 – 包括人造物,也必定是自然的一部份。

人類的起源

人類自稱萬物之靈,大多認為人有最高的智能,理應遠超越於其他物種之上。有人甚至認為,我們是上帝最鍾愛的傑作,有上帝的形象,是萬物之首以及管理員,在宇宙中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他們甚至說,我們居住的行星是為了給予人類所需而設的,天上的星星是為了給人們看而存在的,美麗花朵的存在,是因為了給人看。

這一切似乎來得理所當然,也給予人類無限的快慰不知幾多千年 -- 直到人類肯謙虛地重新審視我們的起源。而人類用的方法,就是科學。

透過科學和由觀察而來的證據,我們知道,地球是宇宙誕生後經過數十億年,由恒星內部製造的各種原子,在一次混亂的太陽系形成過程中,跌跌撞撞的拼湊成的。所有在上面的生命都是由同一個單細胞生物,經過數十億年演化而成,而其中的機制沒有目的,我們的存在是因為機遇和環境,因為我們的祖先都成功生存和繁殖;他們都適應了他們的環境,以及建造了城市和創立了農業,改變了環境。地球看起來很適合我們居住,不是因為地球適應了我們,而是因為我們適應了地球。

我們成功,不代表我們有何獨特之處。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如果豬演化成最有智慧的生物,牠們也會認為牠們是萬物之靈,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而上帝的形象就會是豬的模樣。所以,既然萬物之靈之說只是一廂情願的主觀,就不能用來支持人造和自然之間的區別了。

結語

在以上的論述中,我們看見根據科學的發現,人類只是自然其中一個產物,當然是自然的一部份。人造和自然的區別,似乎只是我們因為無知和自大而產生的錯覺。從這例子,我們看見,科學並不只是創造知識的機制,也為我們提供一個以事實(fact)為根據的自然觀,協助我們在宇宙中找尋人類的位置,實實在在的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影響我們決定和將來。科學告訴我們,我們是自然的一部份,不能自以為在凌駕著它,應該學會了解它,對之心存敬畏,在其中找尋長久的生存之道。

We are not APART FROM nature; we are A PART OF nature.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九月小雜感

‎"When he (Kepler) found that his long cherished beliefs did not agree with the most precise observations, he accepted the uncomfortable facts. He preferred the hard truth, to his dearest illusion. That is the heart of science." - Carl Sagan

辛亥百年,中國人依然渴望一個皇帝來統治他們,一個好像温爺爺的皇帝。孫中山先生的心血白費了一大半。

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如果老師經常提考試,學生自然認為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教仔也是一樣。

Election in HK is to fool people that they have power.

Watching "The Ledge"...excellent. Everything just happens...including those which make you cry...

To understand about science is to understand yourself. Only when taking no words easily and search the truth by yourself through your senses, you are realizing your own independent existence.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雜感

科學並不是甚麼高深的學問,其詞義本是「知識」的意思。科學就是勇於「知道」,並設法「知道」,去建構自己的知識。這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人心很矛盾。許多人常常說話小心,免得罪他人,但另一方面激勵他們的偉大名言,卻是勇敢真誠的說話。

任何人進入新環境,都需要時間適應;友善的接納和協助更是重要。大學的迎新活動如果太過苛刻,群體表現出不接納,對新生造成心理傷害之餘,也不能幫助其融入大學生活。無論這些虐待行為背後有甚麼冠冕堂皇的藉口,都是不必要的罪惡。這些所謂社會未來的領袖,如果不先創造出理想的社群,反而效法社會上的霸者,對弱者施以殘酷,試問他們將來何以改善社會?真可謂荒謬至極!

許多人自詡見解獨到,事後孔明,自己的錯誤卻常忽略。這現象在兩個地方特別明顯:股市和賭場。

這關乎未來的香港社會,多於現在教師的飯碗。社會認為一個教師對40個學生沒有問題,即是默認他們為了節省教育開支,寧可小孩繼續接受填鴨式教育和受忽略。金錢至上,降低成本,這就是我們引以為榮的香港精神。

 香港人因物業致富,往往是財大氣粗,得勢不饒人,十分像大陸的暴發戶。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神秘崇拜侮辱人類智慧

在神秘崇拜者(如宗教人士、UFO迷或玄學家)和科學家的對話之中,科學家經常在自覺或不自覺的情況下處於一種對話上的劣勢:對於一些現象,只要凡是現今科學未能提供答案的,對方就會自動得分:「你不知道答案嗎? 我一早說了! 世界上有些事是我們不能理解的!」

儘管這些人自己也沒有答案,即便有也是沒有證據或者是無法證明的 -- 「超文明」,鬼神和陰謀論就是其中一些例子 -- 他們總是能在此時擺出一副勝利的姿態。最令人難明的是,即使是旁觀者,甚至那科學家本身也似乎不覺得這種對話很有問題。有些外行人甚至因此覺得科學不可靠,開始研究起神秘主義來。

這種思想在「言論自由」和「多元文化」的旗幟下變得越來越理所當然。但其實只要大家翻開歷史書,這種「只要學者不懂就永無法理解」這種論調根本站不住腳。人類幾千年來,有幾多千萬道難題已得解答,多少「未知」變成「已知」,它們究竟是由於偉人的努力,還是幾個不學無術之輩說句「這是不可能知道的」得來?

科學家不知道,不代表崇拜神秘的人知道。人類不一定能解答所有問題,但反過來也不一定不能。我希望每一個人都對自己的知識負上責任,勇於「知道」,並設法「知道」,多批判地思考周圍的資訊,也能同意神秘崇拜者是在鼓吹無知、侮辱人類的智慧。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拆穿「上帝比例」1 : 1.618

常有人宣稱大自然充滿黃金比例,更有許多人以此來大做文章,原來當中有許多宣稱根本是無中生有,純屬造謠。

數學既為量化、客觀化自然觀察的一個工具,也被大部份人認為是大自然背後的隱藏規律。人類能利用公式表達自然中量與量的關係,例如質能互換公式(E=mc^2) 和牛頓第二定律(F=ma)。科學和數學的完美結合,告訴我們現在的宇宙是有序的,這相信沒有多少人反對。

有些人喜歡將「數學是大自然背後的隱藏規律」推至極限,其中一個說法是大自然潛藏了許多固定的模式,是人類未能了解的。當中的表表者莫過於黃金比例(golden ratio)~ 1 : 1.6180339887...了。

最容易得出黃金比例的方法乃是透過黃金分割(golden section):將一條有固定長度的線分割成兩部份,較長部份長度是a,較短部份長度是b,如果a : b = (a+b) : a,那麼這個比例就是黃金比例。利用這個定義,我們可以計算黃金比例的值[12]


「大自然中的黃金比例」

坊間最為人熟悉的自然中的黃金比例包括:

1. 「向日葵花中心的種子根據黃金比例排列」。想像由花的中心一點放一粒種子,貼近中心再放另一粒,成一角度。由此一角度順時針轉約0.618個圓(360 x 0.618 = 222.48),又貼近中心放一粒,不斷重複,就可以重現向日葵籽的密鋪排列方式。而0.618 : 1 = 1 : 1.618 正正是黃金比例。在以下網頁內的flash app,可試試利用不同角度排列向日葵籽:
(最右邊的種子根據黃金比例分佈)

2. 「鸚鵡螺殼的切面成黃金螺旋」。鸚鵡螺(Chambered Nautilus)殼的生長方式,使牠可以一直保持以同一形狀,其秘密是殼內的螺旋形。我們可以利用一個1 : 1.618的長方形畫出鸚鵡螺殼的切面:在長方形內畫一條線,間出一個正方形空間,你會發現另外一邊是一個較小的1 : 1.618的長方形((1.618 - 1) : 1)。如此重複間出正方形,再在正方形內畫出弧線,就可連成一個名為「黃金螺旋」的形狀。

3. 「宇宙中的星系成黃金螺旋」。

4. 「巴特農神殿的建築設計根據黃金比例」。話說古希臘的巴特農神殿(Parthenon)有許多橫樑和支柱的比例都是1 : 1.618

5. DNA雙螺旋結構的闊高比是黃金比例」。話說DNA轉一圈(360)的高是3.4 nm,而直徑是2.1 nm,其比例約是1.619 : 1,接近黃金比例[5]


6. 「乎合黃金比例的人身/面最漂亮」。這曾是達文西的主張,也在其作品「蒙娜麗莎」表現出來。



對黃金比例的崇拜

有不少人,除了尋找黃金比例的蹤影,甚至還產生了對黃金比例的崇拜。主張「科學和靈性結合」的The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以鸚鵡螺殼作標記[2],馬灣公園也有個「金律廣場」,裡面有個巨型鸚鵡螺殼藝術品[3]。有些人認為黃金比例普遍的存在,是上帝存在,萬物來自創造的證據[4-6]。另外一些人則將之和神秘和古文明拉上關係[7,8]
 

我曾經沒有質疑這些說法,但經過仔細考究,卻發現這些所謂「上帝比例」大都是穿鑿附會,屬於網上流言。這些錯誤可以歸為三類:()資料錯誤;()另有科學解釋;()判斷太主觀。以下是我對例子1-6的考究結果:

1. 「向日葵花中心的種子根據黃金比例排列」。這個例子中葵花籽的排列的確乎合黃金比例,但這不代表向日葵企圖「乎合」黃金比例。黃金比例是無理數(irrational number)當中最「無理的」-- 即最難用整數的分數求近似值[1]。葵花籽的排列因而不會成放射(e.g.1/5)或螺旋狀(e.g.用圓周率pi),可以用最少的空間放最多的籽。葵花籽的排列和細胞分裂的角度有關,當不同角度導致不同的空間使用率,根據物競天擇的原理,此角度差將趨向黃金比例,於是向日葵進化成今天的模樣。

2. 「鸚鵡螺殼的切面成黃金螺旋」。鸚鵡螺殼的螺旋十分有序,使鸚鵡螺可以利用一貫簡單方式由內而外生長。可惜,其切面並不是黃金螺旋,且看下圖就一清二楚:左邊的是黃金螺旋,右邊的是鸚鵡螺殼的切面。
設計The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標誌的人也許沒有發現,標誌本身已經暴露了這個問題:根本不像鸚鵡螺殼。其實,世上許多螺旋形都可保軟體動物的殼長大時維持同一形狀,它們被稱為「對數螺旋」(logarithmic spirals),而黃金螺旋只是其中一種。

3, 4. 「宇宙中的星系成黃金螺旋」、「巴特農神殿的建築設計根據黃金比例」。這幾個純屬信口雌黃,根本沒有計算證明。數學家Keith Devlin無奈地回應:「當然,實際的測量並不支持『雅典巴特農神廟基於黃金比例』的傳言。事實上,整個講述希臘人和黃金比例的故事似乎都是毫無根據的。我們確實知道的是,歐幾里得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寫的著名的書《元素》中,說明了如何計算它的值。」[9]。另外,在沒有計算機的古希臘,為什麼有整數的比例(e.g. 2:3)不用,要用一個極為難表達的無理數?

5. DNA雙螺旋結構的闊高比是黃金比例」。 DNA有三種形態:A, BZ form,在不同的環境下DNA有不同的結構,所謂「闊高比」究竟指那一個形態?即使局限於水溶液中的B-form,其直徑也是2.2 - 2.6 nm而非2.1 nm,所以其比例是1 : 1.308 - 1.545,和黃金比例差很遠呢(偷偷減去了0.1 nm是為什麼?)

6. 「乎合黃金比例的人身/面最漂亮」。我們知道美醜因人而異,因時(年紀、年代)而異,美學的標準並非永恆。究竟藝術家真是根據黃金比例繪畫,還是人們從名畫中找尋黃金比例?不合黃金比例的地方為何避而不談?你真的覺得蒙娜麗莎是美女嗎?此外,也沒有達文西留下的文字,說他曾用黃金比例畫《蒙娜麗莎》。

結語

黃金比例數學上的奇特性當然是存在的,例如其無理性以及和斐波納契數列(Fibonacci Series)的關係。但個人認為,人們崇拜黃金比例這個現象,比起黃金比例本身更加有趣。究竟是何人們總是喜歡在自然中找尋其他智慧或意圖呢?

有科學家認為這是基於人的本能:有個有趣的說法,當你看見前面一個草堆在動時,你最好把「有野獸在裡面」一拼考慮。大自然充滿各種捕食者,寧可迷信、多疑一點,過份理性反而會被吃掉。這些都是原始人類有神化自然事物(風、雷、海和火山)傾向的原因[10]

另外,隨人類文明的發展我們留意的訊息也越來越多。儘管沒看見其他人,當我們看到一些類似和人有關的形狀(如人面和符號),很自然就會注意,認為是有人弄上去的,我們甚至會聯想那個是甚麼人。「發現火星上的人面」正是這麼一會事[11]


估計許多人(包括學者)還會利用錯誤的資料和論證,不斷重申黃金比例證明大自然中有規律。這種行徑乎合科學的精神嗎?我看不然。撇除不仔細查證資料,通常這些人列舉完「大自然中的黃金比例」,不加解釋只讚嘆「造物神奇」,然後草草完結文章。這和科學的精神完全是南轅北轍:科學的目的是去理解自然,去發問和嘗試給予解釋,如黃金比例果真俯拾皆是,那麼這的確是世上最有趣的問題之一,更應嘗試思考可能的解釋,而非含糊其詞,為之披上多一層神秘的面紗。

從有關黃金比例的謠言現象可見,崇拜神秘或製造神秘感根本無助找出世界的真像,反而助長了謠言的流行,學習科學的人不可不引以為戒。

主要參考:

其他參考:
[2] The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http://www.templeton.org/
[4] (Youtube影片) 1.618 Phi, The Golden Ratio, God Creator of Heaven and Earth.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0hvD5kLqjuw
[5] Golden ratio - CreationWiki, the encyclopedia of creation science. http://creationwiki.org/Golden_ratio
[6] Theology and implications related to Phi, the Golden Ratio. http://www.goldennumber.net/theology.htm
[8] World Mysteries - Science Mysteries, Fibonacci Numbers and Golden section in Nature. http://www.world-mysteries.com/sci_17.htm
[9] "Certainly, the oft repeated assertion that the Parthenon in Athens is based on the golden ratio is not supported by actual measurements. In fact, the entire story about the Greeks and golden ratio seems to be without foundation. The one thing we know for sure is that Euclid, in his famous textbook Elements, written around 300 BC, showed how to calculate its value." Keith J. Devlin The Math Instinct: Why You're A Mathematical Genius (Along With Lobsters, Birds, Cats, And Dogs) New York: Thunder's Mouth Press, 2005, ISBN 1-56025-672-9
[10] On Superstition - James Randi Educational Foundation. http://www.randi.org/site/index.php/swift-blog/330-on-superstition-.html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Quotes

‎"Our sense of free will arises from a failure to appreciate this fact: we do not know what we will intend to do until the intention itself arises."-Sam Harris, "The Moral Landscape"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轉載) 關於相信:好的理由和壞的理由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柯南譯自“魔鬼牧師”(A Devil'sChaplain)

(柯林頓·理察·道金斯(Clinton Richard Dawkins,1941年3月26日-)是英國演化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和科普作家,他同時也是當代最著名、最直言不諱的無神論者和演化論擁護者之一,有「達爾文的鬥犬」(Darwin's Rottweiler)之稱。道金斯原為牛津大學科普教授,現任英國人文主義協會副主席,並擔任英國皇家學會會士、英國皇家文學會會士同英國世俗公會榮譽會員。以下是道金斯寫給他女兒朱麗葉的信)

親愛的朱麗葉:

現在你10歲了,我想寫給你一些對你很重要的事情,你是否曾經想過,我們是如何知道那些我們知道的東西?例如,恆星看上去好像在天空中刺出的小孔。我們是如何知道恆星其實是像太陽一樣的大火球,並且它們離我們非常遠?我們是如何知道地球是繞著這些恆星中的一顆-也就是太陽-運轉的更小的球體?

證據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證據”。有時候證據的意思是親眼看見(或者聽見,感覺到,聞到)某事是真的。宇航員航行到了離地球足夠遠的地方,用他們的肉眼看到了地球是圓的,有時候我們的眼睛需要幫助。“昏星”看上去就像在天空中的明亮的閃光,但是借助一架天文望遠鏡,你就能看到它是一個美麗的球體-這個行星我們稱之為金星。有時候,通過直接的觀看(或者聽,感覺......)進行學習,這叫做觀察。

很多時候,證據並不是一個觀察本身,但是觀察總是在證據背後支持它。如果發生了一起謀殺,通常沒人觀察到它(除了兇手和被害者!)。但是偵探能夠收集起許多其他的觀察,它們可能全都指向一個特定的嫌疑犯,如果一個人的指紋與發現在[凶器]匕首上的指紋相符,這就是他接觸過這把匕首的證據,它並沒有證明他進行了謀殺,但是當它和其他許多證據聯合在一起的時候,它就能起作用,有時候,一個偵探能思考一大堆的觀察,然後突然意識到,如果是某某人進行了謀殺,這些觀察到的東西就有了條理,可以說得通了。

科學家-發現地球和宇宙中什麼是事實的專家-常常像偵探那樣工作,他們猜測什麼可能是真的(稱作假說),然後他們對自己說:假如它們是真的,我們應該看見某某,這稱作預測,例如,如果這個地球是圓的真的是圓的,我們可以預測一個旅行者一直向一個方向運動,最終應該發現他回到了出發點,當一個醫生說你患了麻疹了時候,他並不是看你一眼就看出了麻疹,他對你最初的觀看,讓他產生了一個假說,即你可能患了麻疹。然後,他對自己說,如果她患了麻疹,我應該看到......然後,他針對一系列的預測,用他的眼睛(你的身上起了斑點嗎?),手(你的額頭熱嗎?)和耳朵(聽診肺部有麻疹的表現嗎?)進行檢驗。只有做完這些工作之後,他才能做出決定並說:“我診斷出這個孩子患了麻疹。”有時候醫生還需要作其他的檢驗,諸如驗血或者X光,這些檢驗能幫助它們的眼睛,手和耳朵進行觀察。

科學家使用證據學習這個世界的方法,比我在這封短信中說的更機敏也更複雜。但是現在我想繼續談談證據。證據是相信某事的一個好的理由,它讓你對相信某事的壞的理由產生警覺。這些壞的理由叫做“傳統”,“權威”和“啟示”。

傳統

首先說傳統。幾個月前,我去電視台和大約50個兒童參加一場討論,電視台邀請這些兒童,是因為他們是在不同的宗教中長大的。一些孩子被作為基督徒培養,其他的作為猶太教徒,穆斯林,印度教徒或者錫克教徒,拿著麥克風的人問了一個又一個兒童他們信什麼,他們的回答恰恰顯示了我說的“傳統”是什麼意思,他們的信仰和證據無關,他們只是炫耀著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的信仰-這些信仰同樣也不是建立在證據的基礎上的,他們這樣說道:“我們印度教徒相信某某”,“我們穆斯林相信某某”,“我們基督徒相信的又是某某“。
http://seekthetruth-islam.tumblr.com/post/1554235827/israabargo

當然,既然他們全都相信不同的事物,他們不可能全都是正確的。拿著麥克風的人似乎認為這很正確和合適,他甚至不會試圖讓他們相互爭辯他們的不同點,但是這不是我現在想要說論點,我只是想問,他們的信仰從何而來,它們來自傳統,傳統的意思是,信仰從祖父母傳給父母,再傳給孩子,然後繼續傳下去,或者意思是一些書一個世紀一個世紀地流傳下去。傳統的信仰常常起源於虛無,或許起初是某人創作了它們,就像關於托爾和宙斯的故事,但是它們流傳了許多世紀之後,僅僅是因為它們如此古老,所以它們就顯得特別。人們相信一些事物,僅僅是因為人們相信這些事物已經很多世紀了,那就是傳統。

傳統存在的問題在於,不管這個故事創作了多久,它仍然像原始的故事一樣真實或者虛假,如果你創作了一個假的故事,讓它流傳很多個世紀,絲毫不能讓它變得更真實!

在英國,許多人接受英國國教的浸禮,但是它僅僅是基督教宗教的一個分支,還有其他分支,諸如俄國東正教,羅馬天主教和衛理公會派,他們全都相信不同的事物。猶太人的宗教和穆斯林的宗教更加不同,並且還有不同類型的猶太教徒和穆斯林。一些人相信的東西稍微有點不同,他們因為這種意見不合而進行戰爭,因此,你也許會認為他們一定有些很好的理由--證據-去相信那些他們所相信的東西,但是,實際上他們不同的信仰完全是因為不同的傳統。

讓我們談談一個特別的傳統。羅馬天主教相信耶穌的母親瑪利亞非常特別,以至於她沒有死,而是活著升上了天堂。其他基督教傳統不同意這個說法,它們說瑪利亞確實像其他人那樣死去了。和羅馬天主教不同,其他的教派並不太談論瑪利亞,並且他們也不把她稱為“天后”。瑪利亞的肉身升入天堂的這個傳統並非很古老。聖經沒說到她是怎麼死的,事實上,這個可憐的女人幾乎沒有在聖經中被提到。瑪利亞的肉身升入天堂的這個信仰,是在耶穌時代之後的6個世紀才被發明出來的。起先,它被人創作出來,創作的方式和任何其他故事一樣,比如“白雪公主”,但是,經過數個世紀之後,它變成了一個傳統,而人們開始認真接受這個故事,僅僅是因為這個故事已經流傳了這麼多代,傳統越老,就會有更多的人認真接受它,它最終以文字的形式稱為正式的羅馬天主教信仰,只不過是近來的事-在1950年,那時候我的年齡和你現在差不多大,但是,這個信仰在1950年並不比在瑪利亞死後600年這個信仰被創作出來的時候更真實。

在這封信的末尾我還要談傳統,並且是用另一種方式看待它,但是,首先我必須談談另外兩個相信某事的壞理由:權威和啟示。

權威

權威是相信某事的理由,它的意思是,因為你被某個重要的人告知要相信某事,所以你相信了它,在羅馬天主教會,教皇是最重要的人,人們相信他一定是正確的,因為他是教皇。在伊斯蘭教會的一派中,重要的人是蓄著鬍鬚的老年男子,稱作阿亞圖拉。這個國家的許多年輕穆斯林準備進行一場謀殺,僅僅是因為一個遙遠國家的阿亞圖拉告訴他們這樣做(那時候對薩爾曼•拉什迪(拉什迪)的死亡追殺令是很著名的新聞事件-原注)。

當我說到僅僅是在1950年羅馬天主教才最終說他們要相信瑪利亞的肉身升入了天堂,我的意思是,在1950年,教皇告訴人們,他們要相信這件事。就是這樣。教皇說它是真的,那麼它就是真的,現在,或許教皇一生中說的一些事是真的,而另一些是假的,並沒有好的理由讓你相信他所說的一切,勝過相信其他人說的一切,僅僅是因為他是教皇。現任教皇(1995年)命令他的信徒不要限制生育的數量,如果人們像教皇希望的那樣,絕對服從這種權威,結果將是可怕的飢荒,疾病和戰爭,這都是由人口過多引起的。

當然,甚至在科學中,有時候我們自己沒有發現證據,並且我們要接受別人說的東西,我自己沒有用肉眼看到光以每秒18.6萬英里(30萬公里)的速度運動的證據。相反,我相信告訴我光速的那些書,這看起來像“權威”,但是,實際上它比權威好多了,因為寫書的人看到了證據,並且任何人無論何時都可以自由地查驗證據。那很令人欣慰。但是即便是牧師,也不會聲稱瑪利亞的肉身升入天堂的故事有任何證據。

啟示

相信任何事的第三個壞理由稱作“啟示”,假如你在1950年問教皇,他如何知道瑪利亞的肉身在人間消失,進入了天堂,他可能會說上帝已經“啟示”給他了,他把自己關在他的房間裡,祈禱上帝給他指導,他全靠自己想啊想啊,然後他內心越來越清楚,當教徒內心感到某事一定是正確的,即便沒有證據表明它是正確的,他們就把他們的感覺稱作“啟示”。聲稱擁有啟示的並非只有教皇。許多教徒也這樣做。這是他們相信那些他們所相信的事的主要理由。但是這是個好理由嗎?

假設我告訴你,你養的小狗死了,你將非常難過,你或許會說,“是真的嗎?你怎麼知道?它是怎麼死的?”現在,假設我回到說:“事實上我並不知道佩佩(佩佩)死了,我沒有證據,我只是在內心深處有一個可笑的感覺:它死了。“你會因為我驚嚇了你而非常生氣,因為你知道一個內心“感覺”本身不是相信一條惠比特犬死了的好理由。你需要證據,我們有時候都有內心感覺,有時候它們是對的,有時候它們不對,總之,不同的人有相反的感覺,那麼我們如何認定哪個感覺是正確的?確認一條狗死了的唯一方法,是看到它死了,或者聽到它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或者某人看到或者聽到了一些真正的證據表明它死了,這個人告訴了你。

人們有時候說你必須相信內心深處的感覺,否則,你永遠也不會相信諸如“我的妻子愛我”這樣的事,但是這是一個壞論證,可以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某人愛你,你和愛你的某人經歷的全部時光中,你看到和聽到許多小小的珍貴證據,它們加在一起就能說明問題。這不完全是像牧師稱之為啟示的那種內心的感覺,有一些外在的事物支持內心的感覺:四目相交,溫柔的語調,小小的關懷和親切,這才是真實的證據。

有時候人們內心有一個強烈的感覺,認為某人愛著他們,儘管這不是基於任何證據的,那麼,他們很可能是完全錯了。有一些人內心強烈感到一個著名的電影明星愛著他們,儘管這個電影明星事實上根本沒有見過他們,這樣的人的精神有問題。內心感覺必須被證據支持,否則你就不能信任它們。

內心感覺在科學上也很有價值,但是僅僅在它給了你一些想法,你後來通過尋找證據檢驗了它之後,它才是有價值的。一個科學家對於“感覺”一個想法是對的有種“預感”,這種感覺本身不是相信某事的好理由。但是它可以成為花些時間做個特定實驗,或者用一個特定方式尋找證據的好理由。科學家總是用內心感覺獲得想法,但是直到這些想法被證據支持,它們才有價值。

我剛才答應你再談談傳統,並且是用另一種方式,我想試著解釋為什麼傳統對我們如此重要,所有被(一個稱為進化的過程)造就的動物都能在這類動物能生存的普通環境中生存。獅子被造就成可以在非洲平原上生存得很好。小龍蝦可以在淡水中生存得很好,而龍蝦被造就成能在海水中很好得生活。人也是動物,並且我們被造就成能在一個充滿了......其他人的世界中很好得生活。我們“遊”過“人海”,就像魚需要用鰓在水中生存,人們需要大腦,大腦讓他們能夠與其他人打交道。證據海裡充滿鹹水,人海中充滿了需要學習的難事。就像語言。

你說英語,但是你的朋友安-凱瑟琳(安-凱薩琳)說德語。你們都說能讓你們“遊過”你們各自的“人海”的語言,語言是由傳統傳遞的。沒有其它的傳遞方式,在英國,佩佩是一隻狗(犬)在德國,它是“EIN洪特”這些詞哪個都不更正確,或者更真實,它們都只是被傳下來的。為了能夠善於“在他們的人海中游泳“,兒童需要學習他們自己國家的語言,以及關於他們的人民的其它一些事,這意味著他們必須吸收大量的傳統信息,就像吸墨水紙(記住,傳統信息僅僅意味著它們是從祖父母傳給父母,再傳給兒女的。)兒童的大腦是傳統信息的吸收者,並且不能指望兒童把好的和有用的傳統信息(例如語言的詞彙),從壞的和愚蠢的傳統信息(例如相信女巫,魔鬼以及永生的處女的存在)中挑出來。

這很遺憾,但是事情只能是這樣,即因為兒童是傳統信息的吸收器,他們很可能相信任何大人們告訴它們的事情-不管真偽對錯。大人告訴他們的很多東西是真的,並且是基於證據的,或者至少是通情達理的,但是如果大人告訴的某事是假的,愚蠢的,甚至是邪惡的,也沒法制止兒童相信它,現在,當兒童長大之後,他們做什麼?當然,他們會把它告訴下一代兒童。因此,一旦人們強烈的相信某事-即便它完全是假的,首先也從來沒有任何相信它的理由-這件事就能一直存在。

宗教也能發生這種情況嗎?相信有一個或者多個上帝,相信天堂,相信瑪利亞永生,相信耶穌從來沒有一個人類父親,相信其道者能得到回報,相信葡萄酒變成了血-這些信仰沒有一個得到任何好的證據的支持。然而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相信它們。或許這是因為在年輕得足以相信任何事的年齡,有人要他們相信這些事。

還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相信截然不同的事,因為在童年有人告訴了他們不同的事。穆斯林兒童被告知的事不同於基督教兒童的,他們長大之後都徹底相信他們是正確的,其他人是錯的,即使是在基督教內部,羅馬天主教徒,英國國教徒,聖公會教徒,震顫派教徒,教友派教徒,摩門教徒和聖滾者信仰的東西也不一樣,並且他們都徹底相信他們是對的其他人是錯的,他們相信不同東西的原因都來自同一個理由,和你說英語,安-凱瑟琳說德語的理由一樣,這些語言在他們的國家都可以使用。但是不同的宗教在他們的國家中都是對的,這就不是事實了,因為不同的宗教聲稱一些事物,但是它們是相互矛盾的。瑪利亞不可能既在南愛爾蘭的天主教信仰中活著,又在北愛爾蘭的新教信仰中死了。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做?你做什麼都不容易,因為你只有10歲,但是你可以試試這樣做,下次有人告訴你聽上去很重要的某事的時候,自己想想“這是那種人們或許是因為證據才相信的事嗎?或者它是那種人們僅僅是因為傳統,權威或者啟示才相信的事?“並且,下次有人告訴你某事是真的,為什麼不這樣問他們:“有什麼證據支持它?”如果它們不能給你一個好的答案,我希望你在相信他們說的哪怕一個字之前,先非常仔細地思考一下。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名人語錄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事物的價值,有時並不在於人透過它得到甚麼,而是在於人為它付出了甚麼。-尼采《偶像的黃昏》

要在一個「對價格瞭如指掌,對價值全無概念」的社會(a society that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出人頭地,便先要「內化」(internalize) ——即從心底裏接受——它那一套「只談價格、不談價值」的扭曲人性的價值觀。也只有抱著這樣的心態,甚至將它變成一種本能,才可以把握在市場上稍縱即逝的獲利機會。

富得只剩一層豪宅 .林沛理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h&Path=2301989572%2F31ah.cfm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殺機也是生機

的確,地震塗炭許多生靈。但試想想,地震是地殼板塊移動碰撞的後果,如果沒有板塊移動,就沒有新大陸的形成,各處的氣候環境也和現在不同,也可能沒有人類的演化。大自然給予的生機,也是一直困擾我們的殺機。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20元一包鹽

今次嘅核危機,令世界見到港人果種靈活變通同進取嘅「香港精神」。一包個半嘅鹽可以賣到20蚊,你話果種機智同反應幾咁犀利。晌呢個世上最富裕嘅地方,市民教育水平低反而「刺激消費」,你話盏唔盏?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發問

發問一點也不簡單。發問是一種態度,是不安於已有的理解,要開發知識新領域的決心。發問的人不輕易接受或拒絕他人的見解,他們謙虛、謹慎又真誠。

2011年2月26日 星期六

殺人犯和黑白天鵝 – 淺談科學發展

於大部份人而言,科學家都是一群精英份子,能知人所不知;而科學知識都必然正確,一旦確立,將永恒不變。看看電視廣告內那些「科學家」的「專家」造型,即可見一斑。

然而當回顧歷史,科學的發展並如我們所料的一帆風順。古羅馬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的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模型,終因16世紀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發現木星的衛星和金星的盈虧,被太陽為中心的學說取締;17世紀牛頓的力學,能夠利用數學準確預測物體的運動,但當物體接近光速移動時,就只能由後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解釋。

托勒密的宇宙模型

http://www.vikdhillon.staff.shef.ac.uk/teaching/phy105/celsphere/phy105_ptolemy.html

這兩個例子,說明科學知識可根據新的觀察(observation)而改變。可是,以往的知識現在被發現錯誤,現在的知識難道就不可能在將來被推翻嗎?那麼,我們又何以要相信科學家?另外,科學家有時會假設肉眼看不見的事物,如粒子和磁場,來解釋各種現象,他們何以肯定它們的存在?


但如果要說科學家瞎扯一番,就可以創造出現代的所有科技,好像又說不過去,那麼究竟發生甚麼事呢?要理解科學發展,就必須了解科學家如何以證據衡量主張的真確性。

其實,許多我們相信的事情,都不是親眼看見的。

想像一個女人A倒斃在家中。疑犯只有她的情敵B,而證據似乎是一面倒的:樓下閉路電視有B在接近A死亡時間出入的錄影;鄰居稱事發前聽見A和B爭執的聲音;屍體左胸插了一把印了B指紋的刀;A右手指間有吻合B的DNA的皮膚組織,而B左臂有抓傷。在沒有任何疑點的情況下,相信大部份人都會認為B是殺死A的兇手。


在法庭上,B的辯護律師說:「法官大人,現在沒有人親眼看見疑犯殺死死者,她的死難道不可能是一位沒有記錄在人口中的,B的孿生姐妹造成的?因此雖然有種種證據,疑犯殺死者的機會只有50%」檢察官說:「法官大人,這實是荒謬至極。本國孿生兒的比率只有3%*,沒有記錄的想必更少,即便有也極不可能有同一殺人動機,疑犯殺死者的機會怎可能是50%?辯方律師說的只是憑空想像,在沒有基於事實的合理懷疑下,疑犯依然是極有可能是兇手」

誠然,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不可能100%肯定一些事。科學發展也是一樣,永遠存在懷疑的空間,只能根據現有的證據去評估理論的可信性。而一致的證據越多,理論越可信。如果有一個理論有大量證據,在沒有新觀察推翻它/更優勝的新理論之前,所有質疑都應作不合理。為什麼呢?因為反過來說,如果理論不是正確的,那麼為何許多觀察都與之一致呢?

科學家也不以眼見為唯一準則。粒子理論,最初的確是缺乏直接觀察,但在物理學和化學成功解釋了許多現象後,很快成為了主流。後來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粒子,可說是在科學家計算之內。

所以,科學知識,即不是必定真確,也是極可能真確,因為其相反屬未知或極不可能。一個合理的人,如只看見一億隻白天鵝,必會相信天鵝都是白色的,就正如我們不相信豬會飛一樣。要評論科學,不可以從全知的角度,因為我們從來都不是。

* 和真實相若
http://www.cdc.gov/nchs/data/nvsr/nvsr57/nvsr57_07.pdf

進階閱讀:

科學不是甚麼 - 科學本質和科學觀
http://adrianmkl.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html